在全球经济不断向低碳和可持续发展转型的背景下,钢铁行业作为高能耗的传统产业,亟需寻求转型与升级之路。近日,随着中国钢研氢冶金中心技术总设计师周和敏的带队,氢冶金技术的应用正引领邢台钢铁产业迈向绿色发展新阶段。
钢铁行业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之一。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报告,钢铁生产产生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总排放的7%。这使得绿色冶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迫在眉睫。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钢研自主研发的纯氢冶金技术脱颖而出,成为钢铁产业减碳的有效途径。
3月3日上午,周和敏率领团队赴邢台市威县邢钢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搬迁改造项目现场,与地方政府官员及企业负责人就纯氢冶金技术展开了专题对接。中国钢研近期所开发的纯氢多稳态竖炉示范工程的成功应用,标志着国内在氢冶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设备国产化率达到100%,从而消除了对外依赖,提升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
邢钢作为区域内的重要钢铁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与挑战。通过此次对接,周和敏一行不仅对邢钢的生产的基本工艺进行了深入了解,还就其在绿色转型过程中的技术需求与产业目标进行了探讨。绿色低碳不仅是邢钢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钢铁行业高水平发展的新标准。
中国钢研的氢冶金技术实现了在纯氢条件下300小时的连续稳定运行,这为钢铁生产的完全脱碳奠定了基础。通过这一技术的成熟应用,邢钢不仅在环保方面得到非常明显提升,还会在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和效率上获益,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这一技术的本地化落地,将在鄱阳湖地区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氢冶金产业链,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座谈会上,周和敏指出,推动钢铁行业的低碳转型,不仅需要技术的突破,更需要政策的支持与市场的引导。团市委青年项目服务中心的积极协调与推动,更是为邢钢与中国钢研之间的深度合作搭建了桥梁。氢冶金技术的引入,将在更大范围内推动钢铁产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如今,以氢为主要能源的钢铁生产模式正在成为业界的关注与期待。邢钢计划派遣技术团队赴临沂示范工程当地考验查证,学习经验,加速纯氢冶金工艺落地的步伐。而这一切工作的背后,是对绿色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对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持续追求。我们期待,在中国钢研与邢钢的共同努力下,邢台钢铁产业能够在绿色低碳的道路上,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在全球各国积极做出响应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同时,中国的钢铁行业也在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低碳之路。未来,氢冶金技术无疑将成为推动行业转型的重要推手。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