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下,工业公司面临产能升级优化,也给专注环保节能、提升效益的水处理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6月8日,来自北京、上海等全国26个省份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水处理企业,150余个单位、300多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出席由清水源承办的“双碳”目标与智慧水处理技术研讨会,分享国内外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新药剂研究成果,探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水处理资源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发展的机遇。
2020年9月22日,习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世界宣布了中国的新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此前也提到,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我们应该加快推进产业体系转型,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优化存量产能,严控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
在此背景下,我国前五大碳排放行业电力、钢铁、建材、化工、建筑面临产能升级的严峻压力,“双碳目标”所代表的“碳约束”,必然会影响到经济社会各部门的发展。其中,高耗能、产能过剩、需求见顶的产业最易受到冲击,以此来实现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倒逼其转变传统发展道路。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综合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战略,需要全局性构架。而在双碳目标下,循环冷却水处理思想观念也面临重大转变。
参会的清水源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从节能角度需重新审视水处理的优化目标,碳排放的硬约束为循环冷却水处理打开了空间。不同于污水处理以达标排放为主要目标,工业循环水处理最重要目标是控制换热面上碳酸钙等形成污垢,而大幅度降低传热效率,进而导致能耗升高。
按照循环水行业与能耗相关的经验数据,以煤电行业为例,凝汽器端差降低 1℃,600MW机组煤耗减少 0.48g/kWh,300MW机组煤耗减少0.97g/kWh。最新研究表明,对1000MW湿冷机组推进冷端优化后,随着运行工况负荷越低,冷端优化收益越显著。在50%THA工况,冷端优化增加了循环水泵耗功2.9MW,也增加了汽轮机出力5.2MW,供电煤耗下降6.84g/kWh。
在“双碳”目标及“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大背景下,煤电已由过去的“主体电源、基础地位”,转向近中期“基荷电源与调节电源并重”。这也对水处理提出新课题,即不同负荷下,最佳流量变化在在5-10万吨/小时,也就是凝汽器管内流速的有近2倍变化。如何设计药剂方案与现场控制,在大范围流速变动下确保结垢速率保持在很低的水平,这恐怕要以来于智能化水处理技术才能实现。
在实现“双碳”目标背景下,需要对水处理技术运用提出更高要求的行业还有很多。例如钢铁行业闭式冷却塔也对水处理技术有广泛使用;中国国家标准GBJ19-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也指出,当蒸发温度一定时,冷凝温度每降低1℃,冷水机组耗电量可减少3%-4%;而目前环保电厂80%以上的凝汽器严重结垢,也极度影响发电收入,造成单位发电的碳排放上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水处理理念、水处理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的绿色化、水系统管理的智能化也提出看更新、更高的要求。
目前,以“工业互联网与智能+”推动经济高水平发展慢慢的变成了未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将“互联网+”、“云技术”、工业APP以及OT/IT与传统的工业水处理技术深层次地融合,实现智能化水务运营管理,是未来工业水处理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从自动化到智能化、最终实现智慧化也是工业水处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专注水处理领域26年,清水源已成为国内外从事水处理化学品研发、生产和应用服务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2018年,清水源完成了从水处理剂生产商向水处理全产业链延伸布局的转型,围绕以水为核心的产业链的发展做文章。
清水源经过多年研发打造的“水云踪工业网络站点平台”、已于2019年上线运行,该系统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的水处理智能控制管理系统,旨在把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到工业水处理领域,实现工业水处理系统的自动加药、在线监测、网络传输和远程控制,为客户提供全过程智能化、定制化增值服务。以此解决传统水处理业务依靠人工管理存在的检测时间长、效率低、数据采集难、误差大、问题发现滞后、加药方式粗放、药剂浪费严重等弊端。
水云踪在线监测与智能加药系统,可让客户足不出户掌握现场循环水系统运行的点点滴滴。系统能监测循环冷却水系统主要的水质指标与实时药剂浓度,并在各类工况下实现自动加药从始至终维持药剂浓度平稳。通过手机或电脑,用户能随时获取现场运行实时状况,不再受制于人工取样化验的周期,也消除了人员差异带来的影响,及早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同时,系统能随时监控运行数据并实施智能化管理,将被动式事故处理变为早期预警和有效预防。系统极大地改变了工业水处理现场的运行方式,给水处理服务商带来了数倍的服务效率提升。
据悉,水云踪工业网络站点平台-水处理智能服务系统的应用在区域上没有限制,在行业内大范围的应用于电力、化工、冶金、钢铁等生产行业的冷却循环水系统,在数据中心、中央空调、泳池水质监测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和推广价值。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范围的推广与安装,使用客户遍布全国27个省份、自治区及直辖市。水云踪2020年推出在线式碱度、硬度、氯离子水质分析仪和冷却水智能动态模拟装置两款新产品,引起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市场强烈反响。公司正在构建覆盖全国的销售与服务网络,在济源、郑州、西安、武汉、沈阳五地组建了销售团队,全力发展渠道商,加快产品应用与推广。
基于水云踪目前广泛成功运用的案例,结合“双碳”目标下下游企业的需求,6月8日大会现场还举行了“水云踪水处理智能化系统与服务共建试点签约仪式”和“荧光聚合物产品专项生产技术授权签约仪式”,共有40余家水处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最新!苹果爆料,9月将有新款发布,A股产业链提前异动!北京5G-A正式商用,三大电信巨头获机构扎堆关注
“幽灵外卖”刷屏!饿了么高分外卖店,竟和废品站开一起!北京:立案调查!